☀打座冥想
打坐各式基本坐姿說明 #初學散盤,漸入單盤,氣順雙盤 #打座禪座
以下是正確打坐坐姿的圖文說明與要點(適合初學者):🧘♂️ 打坐基本坐姿說明(可依身體狀況選擇)1. 全跏趺坐(雙盤) 🦵🦵左腳放在右腿上,右腳放在左腿上。適合筋骨柔軟、打坐有經驗者。雙腳緊扣能形成穩固三角支撐,最穩定。2. 半跏趺坐(單盤)一腳放大腿上,另一腳自然盤在下方。適合初學者,容易保持平衡與舒適。3. 吉祥坐(雙腿自然盤坐)兩腿自然交叉,腳掌靠近骨盆。適合腿部較緊者或高齡者,也可坐在墊子上。4. 椅子坐姿(坐禪椅)雙腳平放地面,腰背打直。適合膝蓋不便或年長者修習,注意腰不能靠背。🪷 正確打坐要點要點說明🧍♂️ 脊椎打直如松樹般挺直,不前傾、不後仰,讓氣脈通暢。🙏 雙手結印右手掌放..
《坐禪品》現代生活中如何實踐 #禪座 #禪修
《六祖壇經.坐禪品》的原文,是中國禪宗修行最核心的根本教法之一,尤其適合結合現代修行的心理轉化與生活情境來說明。 🧘♂️《坐禪品》現代修行詮釋 × 四段落解析📍一、何名「坐禪」:外不著境,內不生念原文:「外於一切善惡境界,心念不起,名為坐;內見自性不動,名為禪。」🔹現代說明:坐禪不是姿勢問題,而是「心不被境界牽動」無論面對稱讚、批評、順利、壓力,你的內心如如不動🔸日常修行實踐:當你在工作壓力中依然冷靜、在情緒波動中仍可覺知,那就是「坐」當你內觀當下、念頭不隨外境轉,內心穩定清明,那就是「禪」 📍二、何名「禪定」:外離相,內不亂原文:「外若離相,心即不亂。本性自淨自定。」🔹現代說明:「離相」不..
打坐初階現象 #打坐三階段 #酸、麻、癢、脹、發樂 #打座禪座
🌟一、打坐進階現象解析|什麼是「發樂」?🧘♀️【1】打坐初期:腿麻 ≠ 血液不通西醫以為麻是血液受阻,但其實:中醫與道家認為是濁氣尚未下降此時經絡尚未貫通,氣機阻滯🌬【2】氣脈貫通後:「腿麻」→「發樂」一旦氣血清透、濁氣下行,氣脈開始通達:腿部開始不再發麻,甚至產生舒適感進入「發樂」狀態:微細的快感流動於腿間、身心這並非感官刺激,而是氣機調和所帶來的深層愉悅💡【3】發樂 ≠ 執著快感雖然是正面體驗,但修行者需「覺知而不執著」「快感是粗的,樂還在,更細的是清淨寂靜之樂」若執著於發樂,容易反而落入感官陷阱這段關於「盤腿打坐的重要與初學者指導原則」的內容,具有高度實用性與啟發性,特別適合做為【打..
為什麼打坐要盤腿?# #打座禪座
🧘♂️ 為什麼打坐要盤腿?|能量 × 醫學 × 修行觀點解析🔋一、【能量說明】:「盤腿打坐」讓能量集中於上半身腿部平時消耗全身能量的3/5,一旦盤腿不動,就能節省下這些能量。這股能量會自然往上運行,滋養胸腔、腦部與內在系統。所以你會發現:打坐時頭腦特別清明,是因為能量集中而非分散。相對於坐椅子、站立或行走,打坐是最容易入定、最省能、最聚氣的姿勢。 ❤️二、【醫學說明】:打坐能減輕心臟負擔,促進氣血循環一盤腿、一結手印,全身形成內聚循環閉環系統。這時,心臟負擔減輕,呼吸變得深長穩定。血液回流不受地心引力干擾,供應腦部氧氣更順暢。對於情緒穩定、自律神經調節、抗焦慮與提升免疫力都有明顯助益。 🌱三..
禪修心法總結|信、受、奉、行 #打座禪座
📿禪修心法總結|信、受、奉、行🪷 禪修四要訣:要訣說明信信佛、信法、最重要是信自己有佛性受接納真理,不挑不擇,聽進心裡奉落實法門,不只是懂理,還要奉行於行為行真正去做、去修,不空談、不妄想🧠 修「空」不是去追空,而是:「不是你去空它,它本來就空;一盤腿、一上座,空性即現前。」這是禪宗的直指法門:當下就能見性,不需再外求。所以《金剛經》才是禪門的根本道理:「應無所住而生其心」。🔔實修提醒(可用於學員卡片/貼圖文案)「腿一盤,氣自通;心一起,性自見。」發麻非病,發樂非終點,氣脈通了,法喜自然現。「空不是你去求來的,而是你放下的那一剎那,它就現前了。」是否需要我幫你:🎨 製作一張「發樂 × 信受奉行..
禪的五重境界|由動入靜,由靜生慧 #禪座 #初禪 #小定-二禪 #大定-三禪 #常定
🧘♂️ 禪的五重境界|由動入靜,由靜生慧1️⃣ 初禪:離欲喜樂地🔹 修「止」之始,身心離開欲望、情緒得清涼。身體:氣脈通,發樂現象出現心境:雜念仍起,但已能覺察覺受:喜樂生起,心覺清明功課:不貪發樂,不隨喜執念📖 對應法語:「欲斷則樂生,樂非執著,乃淨因之芽。」2️⃣ 二禪:定生喜樂地🔹 喜非來自欲,而是定中自然湧現身體:入定穩定,無酸麻痛苦呼吸:細緩均勻,幾不可察心境:念頭極少,純淨穩定覺受:喜從內生,樂從法喜起功課:不執喜樂,深觀無常📖 對應法語:「非欲之樂,乃定之喜。」3️⃣ 三禪:離喜妙樂地🔹 超越喜感,只留平靜安樂身體:如空、如風、不著一物心境:喜已消,樂猶在,但更細微覺受:無動..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