🪷一、引用經典 → 知識節點旁設「心法錨點」
在每個知識/技能節點旁,設一則**「心法錨點」**,作為提醒與對應心性的引導。例如:
🌿知識點:行銷簡報製作技巧
💬《維摩詰經》:「菩薩欲得淨土,當淨其心。」
🔍提醒:當我製作簡報,是為了打動客戶、贏得業績,還是想傳遞真正對人有幫助的價值?
🔧知識點:處理客戶抱怨
💬《維摩詰經》:「不斷婬、怒、癡,亦不與俱。」
🔍提醒:客戶情緒激動時,我是否也跟著情緒走?還是能穩住自己的「癡怒」,用智慧處理?
🧠知識點:專案管理與拖延對治
💬虛雲老和尚:「逆境即是增上緣」
🔍提醒:任務繁重時是否埋怨?還是看見這是自己修精進與定力的機會?
✍️二、實作設計:學員自建「心性筆記」
在每堂課後,鼓勵學員回答這三個問題並記錄:
- 這個技能學習的起心動念是什麼?
- 在學習或應用中,我有哪些情緒浮動?怎麼面對?
- 我能用哪句佛經/心法與這次體驗對應?有什麼體悟?
✅ 這樣做有三個好處:
- 讓修行落地:不是空談,而是與工作和生活真實對接。
- 讓學習更深層:從知識 → 技能 → 態度 → 心性 逐層沉澱。
- 讓內在成長可視化:長期記錄下來,形成自己「修心日誌」。
🌈三、教學活動建議:設計“心性共修日”或“內觀週記”
像小老闆創業小聚/MasterClass群組裡,可以發起:
- 每週一題:「這週你在哪件事上轉了嗔為忍?轉了執為放?」
- 社群貼文標籤:#修心筆記 #我這週的轉念點
- 獎勵機制:每月挑選幾篇最佳轉念心得給予分享或禮物













標籤: 修行重點 #知識節點旁設「心法錨點」 #學習力, 心智圖/學習力情緒管理, 心靈老師, 高雄種子學院, 創點行銷
